星选星厨 | 专访万豪中餐厅行政总厨张玉召 一场味蕾与情感的浪漫邂逅
来源: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万豪酒店  时间:2024-07-26

味蕾与情感的邂逅

访万豪中餐厅行政总厨张玉召先生

美食的魅力,总能深深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而隐秘的角落。当每一道菜肴被精心烹饪后,都会拥有它独一无二的韵味。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那五彩斑斓的色泽,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如同画家的调色盘,让人陶醉其中;每一口品尝,都是对厨师匠心的致敬,也是对美食背后故事的探寻。

Chapter1 万豪中餐厅

坐落于紧邻国家会展中心旁边,远离城市喧嚣。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万豪酒店与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福朋喜来登酒店作为酒店综合体与天津国家会展中心相连通,从酒店内部可直接到达国展开会。两家酒店坐落于天津大道旁,与国瑞路地铁站数步之遥,距离机场和火车站均不到30分钟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隐匿于城市郊区的万豪中餐厅,餐厅装修风格上注重细节和舒适性,每一处装饰都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力求体现出餐厅的中式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餐厅的logo是一只青鸟,青鸟是凤凰的前身,象征着美好和希望,向客人传递美好的祝福。整体风格旨在为客人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用餐体验,使每一位顾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卓越的服务和亲切的氛围餐厅是品味粤菜、新京菜和淮扬菜精髓的极致场所。

将别致的粤式佳肴结合现代的烹饪技巧进行再次创作,呈现古今之萃。地处天津,甄选优质海鲜食材入馔,巧思烹煮,融入淮扬菜“和、精、清、新”的理念为宾客奉上精致的江河海味和味蕾妙趣体验。

从新鲜的海鲜到应季的蔬菜,万豪中餐厅从源头把控每一道菜的品质和口感。兼具创意和经典,又让您在每一口都感受到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手艺。

不论是商务洽谈还是私人聚会,亦或是前来天津的游客,万豪中餐厅提供多样化的私人包间及定制化服务的尊贵体验,为您的用餐添加难忘的精彩和独特魅力。

Chapter2 星选星厨

张玉召,1999年开始踏入烹饪行业。那时年仅18岁,怀揣着对美食的热爱和梦想,开始了厨师之路。从一份普通的厨师学徒工作起步,到逐步学习和掌握北方菜的烹饪技艺。

为了拓宽视野,游历南方,学习粤菜、淮扬菜等不同的菜系,吸收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从事烹饪行业的初衷源于张师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烹饪艺术的追求。

他始终认为,烹饪不仅仅是制作食物,更是一门艺术,是人与自然、人与食物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张师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每一道菜都能传递出食物的美味和温暖,为每一位顾客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

Chapter3 与星厨对话

Q1:您在烹饪行业的职业经历和发展轨迹是怎样的?

我在烹饪行业的职业经历和发展轨迹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

1999年,我年仅18岁,怀揣着对烹饪的热爱,孤身一人来到北京。那时,我只是一个怀有梦想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我找到了一份厨师学徒的工作,正式踏入了烹饪行业的门槛。在这段时间里,我从基础开始学习,从最简单的刀工到复杂的烹饪技巧,我一步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北京的几年里,我不仅学习了北方菜的烹饪技巧,还积极参加各种厨艺比赛和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从一名普通厨师成长为厨房的核心成员。为了开阔视野,我决定去南方学习不同的烹饪风格和技艺。

我游历了许多城市,接触到了粤菜、淮扬菜等不同的南方菜系。通过与当地名厨的交流和学习,我深深感受到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和独特之处。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烹饪技艺,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菜品中融合南北风味。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不断的尝试,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烹饪风格,擅长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特别是在粤菜、新京菜和淮扬菜方面,我有了更深的造诣。凭借独特的烹饪理念和精湛的技艺,我获得了业内的认可,成为广受赞誉的中餐新锐主厨之一。

总的来说,我的职业经历和发展轨迹可以总结为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持这一信念,探索更多的烹饪可能性,追求卓越的烹饪艺术。

Q1:您如何理解烹饪艺术?

我认为,烹饪艺术不仅仅是制作食物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表达。它是一门将原料转化为美味佳肴的艺术,更是将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理解融入每一道菜品中的一种方式。每一位厨师都像是一位艺术家,通过对食材的选择、调味的精准和烹饪技巧的运用,创造出既美味又富有意义的菜肴。

在我看来,烹饪艺术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未来可能性的探索。一个成功的厨师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具备对食材的敏感和对味觉的独特理解。在厨房中,每一刻都是一次新的创造机会,每一道菜都是对美食艺术的重新定义。

Q1:您的烹饪理念是什么?

 

首先坚持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我相信传统菜肴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而创新则能带来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我致力于在保留经典技艺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创新,创造出既尊重传统又符合现代口味的美食。其次,尊重食材本身的价值:每一种食材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和特点,我的烹饪理念是尊重食材的本质,不对其进行过多的加工和改动,而是通过合理的烹饪方式去突出和展现它们的天然美味。第三追求健康与美味的结合:美味的食物和健康的饮食并不冲突,我追求的是健康与美味的和谐统一。

在我的菜品中,我会注重营养的均衡和食材的搭配,让每一餐不仅满足味蕾,也对身体有益。我也会从饮食文化中汲取灵感: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我的烹饪灵感常常来源于对传统菜系的深入研究和对各种地方特色的探索。我将这种文化背景融入到每一道菜中,让每一个菜品都讲述一个关于食物和文化的故事。最后我期待创造愉悦的用餐体验:烹饪不仅仅是关于食物本身的事情,更是关于用餐体验的创造。我致力于为每一个顾客提供一个愉悦的用餐环境,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热情和关怀。

Q1:您的烹饪风格有哪些特点?能否举例说明?

在实际的烹饪过程中,我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方法。例如,在制作粤菜时,我会保持菜品的原汁原味,强调清淡和新鲜;在尝试新京菜时,我会结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进行适当的创新;在烹饪淮扬菜时,我会注重色香味的和谐,力求每一道菜都能带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总的来说,我的烹饪理念是以传统为根基,创新为动力,健康为导向,文化为灵感,体验为目标。通过这种理念,我希望能够在每一道菜品中传递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让每一位顾客都能感受到我对烹饪艺术的真诚与热情。

Q1:在您看来,传统与创新在烹饪中应该如何平衡?

在烹饪艺术中,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传统与创新不仅是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更是互补的元素,能够共同推动烹饪艺术的发展。传统是烹饪艺术的根基,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在我看来,尊重传统意味着在烹饪中保留经典技艺和味道的精髓。我会学习和掌握传统的烹饪技法,如火锅的煮制技巧、酱料的调制方法等。这些技法是先辈们经过时间考验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传承。使用地道的食材和调料,保持传统菜肴的原汁原味。例如,在制作传统粤菜时,我会选择新鲜的海鲜和本地的调味料,确保每道菜都能体现粤菜的特色。通过研究传统菜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深入理解每道菜的来源和意义。这种理解帮助我在烹饪过程中保持对传统的尊重。

创新是烹饪艺术发展的动力,推动着菜品的不断进步。在我看来,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而是通过一些方式将现代元素融入烹饪中,如分子料理、低温慢煮等,尝试新的烹饪手法来提升菜品的风味和口感。这些技术可以带来新的体验,但应当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形成创新的同时不失经典的美味。再一个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上,尝试添加一些现代的食材或调味料,如将中餐的经典口味与西餐的元素结合,创造出新的风味组合。这种融合可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多样化口味的需求。还有,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的关注融入到烹饪中。例如,使用有机食材、减少食物浪费、注重营养均衡等,响应现代社会对健康饮食和环保的需求。

Q1:您在烹饪创新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实践和经验?

在制作新京菜时,我不仅保留了传统京菜的精髓,还会根据现代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进行适当的改良,如使用低脂肪的肉类和新鲜的时令蔬菜来制作经典的京菜。在制作淮扬菜时,我会注重色香味的和谐,同时尝试加入一些现代的烹饪技巧,如使用现代的烹饪器具和技术来提升菜品的质量和呈现效果。我认为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在我看来,这种平衡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探索,更在于将两者有机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需求又充满文化底蕴的美食体验。

Q1:您对当前中餐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

当前中餐行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在塑造中餐行业的未来方向。首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挑战。中餐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全球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餐品牌正在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餐文化的全球传播。全球化的趋势让中餐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本土,更成为了国际化的餐饮选择。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餐需要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这要求中餐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进行本土化调整。例如,在不同国家的中餐馆中,我们看到中餐菜品根据当地食材和口味进行了调整。

其次,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越来越高,这推动了中餐行业向健康和营养方向发展。很多中餐馆开始推出低脂、低盐、有机等健康选项,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的热点话题。餐厅在食材采购、运营管理等方面越来越注重环保,如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推广有机食材等。

许多中餐厨师和餐厅开始在传统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新的烹饪技法、搭配新颖的食材,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新菜品。这种创新不仅能吸引年轻消费者,也能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与此同时,许多餐厅也在致力于传承和保护传统的中餐技艺。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和古老的食谱正在被重新发掘和发扬光大。

Q1:您对未来中餐行业的发展有何展望和建议?

首先我认为中餐行业需要制定更加深入的国际化战略,不仅仅是开设更多的中餐馆,还要在品牌建设、市场定位和本土化适应上进行深度规划。通过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推广中餐文化和品牌。

未来中餐行业应更加关注健康饮食的趋势,研发更多健康、美味的菜品,并在餐厅运营中实施健康管理措施,如提供低脂肪、低糖、高营养的餐品。继续推进绿色餐饮的理念,从源头减少食材浪费,推广环保包装和可持续食材使用,努力实现餐饮行业的绿色转型。

未来中餐行业也需要更加注重品牌的塑造和市场推广,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吸引新客户,并维系现有客户的忠诚度。要加大对中餐文化的宣传力度,推广中餐的历史、技艺和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餐。

Chapter 4 星选星厨推荐

葱烧鱼头配天津大麻花

葱烧大鱼头以鲢鱼头为主要食材, 搭配天津的纯手工大麻花,结合天津熬鱼的技法,其特点是色泽枣红,肉质软烂细嫩,咸鲜略甜酱香味浓,葱香四溢。

葱烧鱼头配天津大麻花”结合了天津人对海鲜的喜爱和熟练的烹饪技巧,用鱢鱼头制作成特色菜肴,搭配地道的天津大麻花,展现了当地的美食文化。另外,“海鲜汇自制豆腐”则是将天津八珍豆腐与各种海鲜材料结合,呈现了浓郁的当地风味,同时融合了中华菜系的烹饪技艺,体现了厨师对多种菜系的融合和创新。

松茸竹笙菊花豆腐配水晶虾饺

精选松茸、竹荪及老鸡配以八小时清汤炖制,佐淮扬刀工精细的菊花豆腐,松茸的清香,竹荪的爽滑,菊花豆腐儒雅,搭配笼中精选渤海湾大青头虾仁做的虾饺,洁白晶莹,馅多皮薄,细品佳肴珍馐。

海鲜汇自制豆腐 - 菜品的灵感来源于天津八珍豆腐,是天津菜的代表菜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这道菜结合了豆腐和其他八种珍贵食材,包括海参、鱼肚、干贝、虾仁、蹄筋、鱿鱼、香菇和冬笋,这些食材共同烹制,使得整道菜色泽枣红,鲜香味美,豆腐入口即化,而八珍鲜美可口。八珍豆腐的烹饪过程先是将八种食材炒制或炖煮至入味,这种烹饪方式不仅保持了豆腐的鲜嫩,也使得整体菜肴更加丰富,天津八珍豆腐不仅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故事。它是天津人民心中的美食象征。以上菜品的介绍展示独特的创意和精湛技艺,充分体现了融合天津当地饮食文化和汲取粤菜等中华菜系的精髓。

在菜品创新上,我们会在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例如,经典的中餐菜品可以通过现代烹饪技术进行创新,既保持传统的味道,又增加新颖的口感和视觉效果。推出低脂、低糖、低盐的健康菜品,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可以增加有机、素食、无麸质等特殊饮食选择,吸引更多注重健康的消费者。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烹饪风格,推出融合菜品。例如,将中餐与西餐、日本料理等进行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味体验。

根据季节变化推出应季菜品,使用本地新鲜食材,提高菜品的品质和新鲜度。这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需求,还能支持本地农业发展。

 

餐厅共有172个座位,其中大厅58个散座

10个包厢包含2个可以容纳16人的包厢

餐厅营业时间:11:30 – 14:30、17:30 – 21:30

预定电话 :022-2767 8918